徽文化的筆墨擔當 汪碧剛
□ 汪碧剛
5月28日上午,我陪同德高望重的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、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孫家正專程來到中國美術館,參觀正在這里舉辦的“新時代、新徽派”安徽書畫40年精品晉京展。孫家正主席給予本次展覽高度評價“此次書畫展規模大、質量高,且立意深遠,豐富多彩,活力無限”。
此次晉京展集安徽書畫40年之大成,旨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,著力反映改革開放40年給安徽帶來的社會巨變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,集中展示徽派書畫藝術的承古開今、繼往開來及其當代發展新成果,多方位呈現安徽書畫家們扎根生活、服務人民、酷愛自然、熱戀鄉土、筆墨緊隨時代的精神面貌、審美情懷與藝術足跡。
孫家正主席駐足觀看一幅幅書畫作品,安徽的大好河山與新時代工人、農民、科學家乃至轟隆隆地生產車間、綠油油的菜地,這些精彩的畫面躍然紙上,一派勃勃生機。孫家正主席在現場不時與參展的書畫家交流,氣氛十分熱烈。他指出,安徽人杰地靈,人才輩出,歷史文化積淀厚重,書畫藝術豐富燦爛,新安畫派光耀古今,江淮書風影響廣泛,產生了漸江、石濤、梅清、蕭云從、戴本孝、程邃、鄧石如、黃賓虹、賴少其、林散之等書畫藝術大家與名家。孫家正主席特別談到三個問題,一是要明確徽文化的歷史地位與影響?;瘴幕谀纤吾绕鸷?,經元時至明清,其發展充分化,體系完整,特點鮮明,內容極其豐富深刻,是當時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在包括書畫在內的相關領域的精萃,徽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代表著江南文化,新安畫派則是徽文化極為精彩的一部分。因此,我們要從徽文化的歷史方位中看到中華文化的厚度。二是正確看待書畫藝術的傳統與創新。對待傳統要心存敬畏,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,尊重傳統、珍視傳統,兼收并蓄、推陳出新。就書畫而言,不臨不習,如何傳承?三是要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背景下推進書畫事業發展,服務社會,奉獻人民。如何在新一輪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形勢中找準自己的位置,在無比繁榮局面中有所建樹并拿出自己叫得響的優秀作品,我想這應該是“新時代、新徽派”的安徽書畫家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倍加考慮和思索的問題。與此同時,書畫家更要深入生活,感知人民聲息,感應時代脈搏,扎根生活沃土,翰墨奉獻人民。
孫家正主席說,40年前肇始于安徽小崗村的農村改革,以磅礴之勢推向全國,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。這種敢為人先、不斷探索、勇于創新的精神,推動著安徽經濟迅速崛起,徽派文化再度繁榮,書畫藝術空前發展,機遇難得,希望廣大書畫家和藝術工作者要以此次晉京展為契機,奮發有為,敢于擔當,書寫新時代徽文化的新篇章。
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、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孫家正(右二)專程參觀“新時代 新徽派”安徽書畫40年精品晉京展。